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仪器设备的购置和计量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2021年4月15日

实验室管理主要包括“人”和“物”的管理,人就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物是指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今天为乐小编就给大家简单说下仪器设备管理,而仪器设备管理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因篇幅关系,主要给大家说下仪器设备购置和计量管理这两个内容。


仪器设备管理


一、仪器设备购置

1.采购申请

相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在购买仪器设备时,由相关负责人填写采购申请表,明确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数量、购置的原因、供货价格和推荐的供应商等,并提交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对采购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采购。

2.供应商评审

供应商评审包括供应商评价和审核,供应商评价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价格及供货时间、售后服务情况等。并将相关评价记录于供应商调查评价表,经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决定是否列入合格的供应商,而后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将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到合格供应商一览表里。

3.采购实施

仪器设备采购人员要按照采购申请表中填写的技术要求和交货日期,向供应商清楚详细地说明,并及时跟进好采购进度。如遇到延期情况,要及时通知相关申购人员。

4.验收

对于新购进的测量设备要由实验室管理人员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按照测量设备验收单对设备进行验收。仪器使用部门要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资料是否齐全,其技术指标根据其合同或协议的条款逐一进行对照,确认是否符合采购要求。如在现场验收时发现仪器不能运行正常,需确保仪器运行完全正常,才能通过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


二、计量管理

对用于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明显影响的所有测量设备,都要具备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并符合量值溯源要求。对于那些最终结果影响甚微、总不确定度没有显著影响而不需要检定、校准的辅助测量设备,要检查其状态是否满足适用要求。

1、使用前计量

所有新购买的仪器设备虽然有合格证,但这只能表示在出厂时合格。而有些仪器在运输、安装时计量特性有可能已经发生变化,所以新购买设备一定要在首次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2、周期性计量

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计量性能可能会发生偏移,所以要对检测设备进行周期性检定、校准,避免由于不符合其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实验室要根据仪器设备预期的使用目的和计量特性,来制定好年度周检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相关检测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稳定状态。

3、设备标识管理

仪器设备标识管理是确认其状态的直观证明,每台仪器设备都要由设备管理人员按要求对其状态进行“3色标志”管理,即包括绿色“合格证”,黄色“准用证”和红色“停用证”。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仪器设备状态,标志要粘贴于明显位置,可以让使用者对仪器设备的状态一目了然。

4、期间核查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要确认仪器设备在2个周期之间的计量特性是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便及时发现量值失准并缩短失准后的追溯时间,尽可能降低风险和成本,确保测量结果的持续准确和有效,所以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核查。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包括:核查标准法、传递测量法、计量标准可靠性核查法、实验室间比对法、设备比对法、自带标样核查法等。


以上就是仪器设备的购置和计量管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做好仪器设备管理能有所帮助。仪器设备管理光靠人工管理不但费时费力,还难免会出现错漏问题,只有结合专业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才能事半功倍。为乐信息科技专注仪器设备管理软件多年,致力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应用和实施,想了解更多仪器设备管理资讯欢迎关注、咨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