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学校对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增加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和环保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次又一次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不断在敲响着警钟。对实验工作抱有强烈的热情无疑是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的强大动力,但是如果对实验安全置之不顾,不仅实验结果存在不确定,更有可能对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实验室中的任何一个隐患,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海因里希法则说到,一次重大事故,背后有29次小事故,300次未遂先兆,和1000次的事故隐患。
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常个人不安全行为和失误导致的事故占据较大比重,可见,人在事故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实验室学习区域存放危险品、实验试剂,甚至部分食品及生活用品与实验试剂混放。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特别是管制类化学品随意放置,没有上锁保存。
实验室用电安全存在隐患,特别是接线板串联、随意放置在地上等情况时有发现。
再次提醒,老师同学们马上就要进入实验室大展拳脚啦,对于安全防护问题需要各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新入实验室的小白,实验室负责人要做好自身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第二张证”的落实。同时实验室里会接触到各类有毒气体或液体、爆炸、火灾等危险,以下实验室个人安全防护贴士请您查收:
● 实验前,应了解所用化学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操作有毒气体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建议应时刻佩戴防毒面具。
●针对实验室内例如打磨、研磨等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推荐使用颗粒物防护口罩,或活性炭口罩以降低颗粒物和异味的影响。
●实验室有一些有毒或者腐蚀性极强的液体或固体,在实验操作中可能会喷溅。
●另外,还有可能面临尖锐物体的冲击,所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眼面做好防护,防止实验过程可能产生的烧杯爆裂,离心机操作产生的液体飞溅。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14866-2006 《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的推荐,防护液体喷溅需要使用防护眼罩,防护固体冲击可以使用安全眼镜或防护眼罩。
●在实验室的各种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有害粉尘或化学品。这些粉尘或化学品与皮肤接触之后可能会产生过敏、腐蚀等危害,操作时一定要做好皮肤防护,选择正确的防护手套和防护服并正确地使用,可以有效防护有害粉尘及液体泼溅,避免造成伤害。